美术学专业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中文名称:美术学 专业英文名称:The Discipline of Fine Arts专业代码:130401
二、培养目标
坦培拉绘画是指以动物蛋白为原材料,提取出胶性物质与水结合的绘画媒介,并以此媒介进行创作实践的一种绘画形式,通常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类。通过该媒介应用繁琐的工作程序,培养扎实的绘画基础、深度的观察能力、坚韧的意志力、科学态度与高品质艺术审美追求。美术学专业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方向培养具备全面的坦培拉绘画表现技法、细腻的色彩运用、扎实的造型基础及艺术史论知识,能够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艺术培训机构、艺术创作工作室、艺术设计等领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绘画创作、技法研究等工作的美术教师和应用型艺术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定位,对美术学专业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方向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积极践行美术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熟悉艺术创作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版权保护知识。肩负文化传承使命,有效融入多元文化精髓,深刻理解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在艺术传承、审美教育、艺术创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2】能够熟练运用美术核心知识与绘画技能,具备从事坦培拉绘画技法创新、艺术创作、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深入分析艺术市场需求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文化需求,推动艺术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
【培养目标3】具有独立开展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拥有广阔的艺术视野,能够适应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环境变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艺术文案撰写能力、活动策划能力,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推进艺术项目实施,胜任艺术工作室、艺术展览策划、艺术教育等相关工作岗位。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学术研究或艺术实践等途径,不断更新艺术理论知识、精进绘画技法,紧跟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备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积极探索坦培拉绘画的新材料、新技法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将所学知识融入个人艺术风格与绘画实践中,不断推动个人艺术创新与全面发展。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深植家国情怀,明确坦培拉绘画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理解并传承坦培拉绘画及精微艺术表现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并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系列理论学习和绘画实践探索,促进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提升。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有效融合,掌握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理论知识及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论引领坦培拉与精微艺术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美术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精通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并与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知识有效融合。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将美术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精通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法,实现专业能力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能够科学评估和持续优化教学效果,掌握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方法。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数字媒体与专业软件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辅助创作、精细编辑与多元化展示。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坦培拉绘画紧密结合,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专业艺术人才。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具备强烈的求知欲与自我驱动力,能够主动探索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该领域的最新教育理念与教学实施方法。能够运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包括专业书籍、在线课程、艺术展览等,掌握持续学习与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具备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进行有效学术交流与艺术合作。熟练掌握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协作,以促进信息的及时交流与资源共享。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掌握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美术教育合作项目、学术会议或艺术展览,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个人在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的专业素养。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具备坦培拉绘画的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能力,学会从多维度审视艺术问题,勇于挑战传统认知,探索坦培拉绘画的创新性技法和理论观点。培养自我反思的思维意识,能够客观评估自身的学习成果与实践成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艺术修养。
表 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表 2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 |
1.1深植家国情怀,明确坦培拉绘画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理解并传承坦培拉绘画及精微艺术表现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内涵。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学习筑梦、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 |
1.2深刻理解并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系列理论学习和绘画实践探索,促进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提升。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学习筑梦、毕业实习、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 |
2.1强调科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有效融合,掌握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理论知识及绘画技巧。 |
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精微素描写生与坦培拉创作、水性材料技法实践 |
2.2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论引领坦培拉与精微艺术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美术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 |
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艺术学概论、精微素描写生与坦培拉创作、坦培拉技法实践1、坦培拉技法实践2 |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 |
3.1精通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并与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知识有效融合。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艺术学概论、坦培拉技法实践1、坦培拉技法实践2、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美术・观念・福祉 |
3.2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将美术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
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人体造型解剖学、绘画透视学、毕业论文、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美术・观念・福祉 |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 |
4.1精通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法,实现专业能力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坦培拉技法实践1、坦培拉技法实践2、坦培拉具象创作表现 |
4.2能够科学评估和持续优化教学效果,掌握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方法。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美术・观念・福祉 |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 |
5.1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数字媒体与专业软件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辅助创作、精细编辑与多元化展示。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坦培拉具象创作表现、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 |
5.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坦培拉绘画紧密结合,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专业艺术人才。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作理论导读、写生与媒介形态语言转换、精微素描写生与坦培拉创作 |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 |
6.1具备强烈的求知欲与自我驱动力,能够主动探索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该领域的最新教育理念与教学实施方法。 |
中外美术史、创新创业教育、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综合创作实践、水性材料技法实践 |
6.2能够运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包括专业书籍、在线课程、艺术展览等,掌握持续学习与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
毕业论文、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创作理论导读、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 |
7.1具备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进行有效学术交流与艺术合作。 |
艺术与生活、毕业实习、艺术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7.2熟练掌握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协作,以促进信息的及时交流与资源共享。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艺术考察、毕业论文 |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
8.1掌握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表现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艺术考察、毕业实习、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8.2积极参与美术教育合作项目、学术会议或艺术展览,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个人在坦培拉绘画与精微艺术领域的专业素养。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坦培拉具象创作表现、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坦培拉绘画综合创作表现1、坦培拉绘画综合创作表现2 |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 |
9.1具备坦培拉绘画的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能力,学会从多维度审视艺术问题,勇于挑战传统认知,探索坦培拉绘画的创新性技法和理论观点。 |
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坦培拉具象创作表现、坦培拉绘画综合创作表现1、坦培拉绘画综合创作表现2 |
9.2培养自我反思的思维意识,能够客观评估自身的学习成果与实践成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艺术修养。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创作方案研究与阐释、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四、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需最低修满1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9学分,需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102学分,需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三类必修课程52学分,专业系列选修课程50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分小计 |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教育 |
17 |
35 |
45 |
大学外语 |
8 |
信息技术 |
2 |
大学体育 |
4 |
军事教育 |
4 |
导师制课程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公民素养课程 |
中国思想史 |
2 |
7 |
世界文明史 |
2 |
基础写作 |
2 |
劳动教育 |
1 |
选修 |
限选 |
美育课程 |
2 |
4 |
4-14 |
人工智能及应用 |
2 |
任选 |
公共任意选修课 |
0-10 |
|
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 |
专业 教育 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47 |
102 |
专业主干课 |
综合实践课程 |
5 |
选修 |
专业系列课 |
50 |
总学分要求 |
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