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美术综合教育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中文名称:美术学 专业英文名称:The Discipline of Fine Arts专业代码:130401
二、培养目标
美术综合教育是一门专注于艺术教育与美术创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向。美术学美术综合教育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情怀,熟练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绘画技法与艺术史论等专业知识,能够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艺术培训机构、艺术设计等领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组织等工作的美术教师及应用型艺术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定位,对美术学专业美术综合教育方向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自觉遵守并践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熟悉艺术教育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导向,展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深刻理解并准确评估美术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及教学设计在文化传承、审美培养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推动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培养目标2】能够熟练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绘画技法、艺术史论及教育学相关领域知识,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工具与技术手段,有效解决美术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具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美术创作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学理论与方法,持续优化美术教育实施策略和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设计并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美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培养目标3】具备独立工作、团队协作以及组织引导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及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和教学实施能力。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前沿美术教育理念,立足当前社会文化及教育发展趋势,成为有效推动美术教育创新和引领美术教育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艺术深造、学术研究等多元化途径,持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提升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关注美术教育领域前沿动态,包括新理论、新技法、教学成果及行业标准,并将其有效应用于美术教学实践与艺术创作中。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深刻领悟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掌握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强调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论指导美术教学实践,对美术教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以适应美术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精通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综合运用美术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方法,科学评估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熟练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和教师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及评估机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掌握数字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类数字媒体、软件工具及技术手段进行美术教学、作品创作的编辑与展示。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美术教育理论、绘画实践相结合,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主动探索美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美术教育行业的前沿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学会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资料、在线课程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能够积极融入团队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清晰、准确的表达艺术理念、教学成果及艺术见解。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并理解多元化艺术观念,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具备全球美术教育的宏观认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学术交流。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能够对美术作品、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不盲目接受既有观点,通过理性分析和实证评估,形成个人独立见解。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问题,能够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和教学效果,不断寻求改进方式与能力提升途径,成为具有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
表 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表 2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 |
1.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深刻领悟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 |
艺术与生活、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学习筑梦、毕业实习、美学概论、美术・观念・福祉 |
1.2 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综合创作实践、学习筑梦、书法基础、美学概论、美术・观念・福祉 |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 |
2.1掌握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强调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 |
2.2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论指导美术教学实践,对美术教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以适应美术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 |
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美学概论、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心理学 |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 |
3.1精通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综合运用美术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视觉语言表现1、综合艺术实践1、水性材料实践 |
3.2熟练掌握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方法,科学评估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 |
艺术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美学概论、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美术・观念・福祉 |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 |
4.1 熟练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和教师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及评估机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 |
中外美术史、毕业论文、书法基础、综合艺术实践1、综合艺术实践2、综合艺术实践3、水性材料实践、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美术・观念・福祉 |
4.2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美术・观念・福祉 |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 |
5.1掌握数字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类数字媒体、软件工具及技术手段进行美术教学、作品创作的编辑与展示。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视觉语言表现1、视觉语言表现2、视觉语言表现3 |
5.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美术教育理论、绘画实践相结合,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论文、视觉语言表现1、视觉语言表现2、视觉语言表现3 |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 |
6.1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主动探索美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美术教育行业的前沿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毕业论文、美学概论、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 |
6.2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
学习筑梦、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 |
6.3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学会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资料、在线课程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毕业论文、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 |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 |
7.1 能够积极融入团队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清晰、准确的表达艺术理念、教学成果及艺术见解。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教育学原理 |
7.2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并理解多元化艺术观念,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美学概论、美术课堂指导与实践 |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
8.1具备全球美术教育的宏观认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美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教育学原理 |
8.2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学术交流。 |
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书法基础 |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 |
9.1能够对美术作品、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不盲目接受既有观点,通过理性分析和实证评估,形成个人独立见解。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美学概论、综合艺术实践1、综合艺术实践2、综合艺术实践3 |
9.2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问题,能够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和教学效果,不断寻求改进方式与能力提升途径,成为具有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美学概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 |
四、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需最低修满1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9学分,需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102学分,需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三类必修课程52学分,专业系列选修课程50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分小计 |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教育 |
17 |
35 |
45 |
大学外语 |
8 |
信息技术 |
2 |
大学体育 |
4 |
军事教育 |
4 |
导师制课程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公民素养课程 |
中国思想史 |
2 |
7 |
世界文明史 |
2 |
基础写作 |
2 |
劳动教育 |
1 |
选修 |
限选 |
美育课程 |
2 |
4 |
4-14 |
人工智能及应用 |
2 |
任选 |
公共任意选修课 |
0-10 |
|
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 |
专业 教育 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47 |
102 |
专业主干课 |
综合实践课程 |
5 |
选修 |
专业系列课 |
50 |
总学分要求 |
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