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综合材料绘画与材料实践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中文名称:美术学 专业英文名称:The Discipline of Fine Arts专业代码:130401
二、培养目标
综合材料绘画是中国式的现当代绘画新形式,它立足以物为载体和媒介,运用创新式的工作方法,以此表现讴歌新时代人文精神。美术学专业综合材料绘画与材料实践方向培养具有深厚美术理论素养、多元综合材料绘画技艺以及敏锐材料应用能力,能够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艺术培训机构、专业艺术机构等领域,从事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材料技法研究、绘画实践创作等艺术实践活动的美术教师及应用型艺术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定位,对美术学专业综合材料绘画与材料实践方向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艺术情怀。熟悉艺术创作与教育领域的相关国家法律政策,展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深刻领悟并准确评估个人艺术创作和从事艺术实践活动在文化传承、审美教育、艺术创作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培养目标2】能够熟练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绘画技法、艺术史论及教育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创作方法,解决综合材料绘画与材料实践创作中的复杂问题。具备在艺术创作、材料研发、教学设计等相关专业领域开展工作的能力,不断创新综合材料绘画表现方式,掌握不同材料与技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促进艺术领域的交流与互鉴。
【培养目标3】能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交流,灵活适应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与环境变化。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立足当代艺术实践前沿,具备沟通协调、艺术文案撰写、绘画创作、团队协作及艺术活动策划等综合能力,有效融合多元化艺术元素,推动艺术创作与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
【培养目标4】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通过持续教育、艺术深造或其他学习途径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艺术观念与理论知识体系,提升个人艺术创作与教学能力。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法、新理论及艺术发展趋势,将个人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个人艺术修养、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持续提升。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明确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关联。深植家国情怀,深刻领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个人艺术创作融入国家文化和艺术发展进程中。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吸收国际先进艺术理念,不断丰富与创新本土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精神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掌握坚实的美术理论基础与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开展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与教学研究,对美术创作及教育现象进行深度剖析与批判性思考。积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的新兴领域,以适应并引领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为艺术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掌握综合材料绘画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法,能够将专业知识与艺术实践进行有效整合。具备专业综合素养,能够将综合材料绘画的理论知识与技法表现应用于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具备持续学习和教学设计能力,能够科学评估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与创作成果。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掌握综合材料绘画专业技能,深刻理解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创新性的教学计划。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绘画媒介,优化艺术创作与教学流程,具备艺术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与专业创新发展意识。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掌握数字艺术创作与综合材料绘画融合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数字媒体、软件工具及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实验性编辑与多媒体展示。能够在美术教育及创作过程中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不断优化综合材料绘画的教学和创作效果。具备跨学科融合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综合材料绘画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美术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具备强烈的求知欲与自我驱动能力,能够主动探寻美术学科,尤其是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前沿创作理念与教学方法。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掌握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以独立应对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中面临的复杂挑战。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对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理念、创作构思及教学经验进行有效交流与分享。建立团队合作意识,能够通过集体智慧协同解决问题,为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艺术探索与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风格、表现技法及理论体系。能够客观分析艺术案例,汲取各国艺术精华,将先进的艺术理念与绘画技术融入个人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为推动本土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能够对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相关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与独立思考,不盲从既有观念,科学运用逻辑分析与评估方法,形成个人独到的艺术见解。具备多元视角审视艺术问题的能力,勇于挑战传统框架与思维定势,不断优化个人知识体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及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表 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表 2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 |
1.1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明确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关联。深植家国情怀,深刻领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个人艺术创作融入国家文化和艺术发展进程中。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创作理论导读、学习筑梦、壁画语言实践、水墨材料技法实践、美术・观念・福祉 |
1.2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吸收国际先进艺术理念,不断丰富与创新本土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学习筑梦、水墨材料技法实践 |
【毕业要求2】科学精神。 |
2.1强调科学精神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掌握坚实的美术理论基础与综合材料绘画技法。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艺术学概论、材料与构成表现、写生形态语言转换、间接技法实践 |
2.2能够独立开展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与教学研究,对美术创作及教育现象进行深度剖析与批判性思考。 |
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1、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2、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2.3积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的新兴领域,以适应并引领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为艺术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 |
3.1掌握综合材料绘画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法,能够将专业知识与艺术实践进行有效整合。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风景写生1、风景写生2、材料与构成表现、写生形态语言转换、材料语言创作实践、间接技法实践 |
3.2具备专业综合素养,能够将综合材料绘画的理论知识与技法表现应用于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实习、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1、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2、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3.3具备持续学习和教学设计能力,能够科学评估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与创作成果。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艺术学概论、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 |
4.1掌握综合材料绘画专业技能,深刻理解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 |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绘画透视学、人体造型解剖学、毕业实习、材料与构成表现、材料语言创作实践、间接技法实践 |
4.2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创新性的教学计划。 |
艺术学概论、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美术・观念・福祉 |
4.3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绘画媒介,优化艺术创作与教学流程,具备艺术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与专业创新发展意识。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材料与构成表现、水墨材料技法实践、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5】数智素养。 |
5.1掌握数字艺术创作与综合材料绘画融合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数字媒体、软件工具及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实验性编辑与多媒体展示。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材料与构成表现、写生形态语言转换、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5.2能够在美术教育及创作过程中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不断优化综合材料绘画的教学和创作效果。 |
艺术考察、毕业实习、创作理论导读、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5.3具备跨学科融合能力,能够将数智技术与综合材料绘画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美术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
视觉艺术数字应用基础、创作理论导读、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1、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2 |
【毕业要求6】自主学习。 |
6.1具备强烈的求知欲与自我驱动能力,能够主动探寻美术学科,尤其是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前沿创作理念与教学方法。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材料与构成表现、写生形态语言转换、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6.2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掌握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以独立应对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中面临的复杂挑战。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毕业要求7】交流合作。 |
7.1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对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理念、创作构思及教学经验进行有效交流与分享。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创作理论导读、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7.2建立团队合作意识,能够通过集体智慧协同解决问题,为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艺术探索与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学习筑梦、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 |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
8.1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风格、表现技法及理论体系。 |
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1、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2 |
8.2能够客观分析艺术案例,汲取各国艺术精华,将先进的艺术理念与绘画技术融入个人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为推动本土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
艺术与生活、艺术考察、中外美术史、综合创作实践、毕业论文、水墨材料技法实践、壁画语言实践 |
【毕业要求9】批判思维。 |
9.1能够对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相关艺术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与独立思考,不盲从既有观念,科学运用逻辑分析与评估方法,形成个人独到的艺术见解。 |
艺术学概论、创作理论导读、综合创作实践、毕业论文、美术教法与就业指导 |
9.2具备多元视角审视艺术问题的能力,勇于挑战传统框架与思维定势,不断优化个人知识体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及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
艺术与生活、艺术学概论、创新创业教育、创作理论导读、毕业论文、美术・观念・福祉 |
四、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需最低修满1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9学分,需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102学分,需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三类必修课程52学分,专业系列选修课程50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分小计 |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教育 |
17 |
35 |
45 |
大学外语 |
8 |
信息技术 |
2 |
大学体育 |
4 |
军事教育 |
4 |
导师制课程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公民素养课程 |
中国思想史 |
2 |
7 |
世界文明史 |
2 |
基础写作 |
2 |
劳动教育 |
1 |
选修 |
限选 |
美育课程 |
2 |
4 |
4-14 |
人工智能及应用 |
2 |
任选 |
公共任意选修课 |
0-10 |
|
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 |
专业 教育 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47 |
102 |
专业主干课 |
综合实践课程 |
5 |
选修 |
专业系列课 |
50 |
总学分要求 |
151 |